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其他品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其他品种

ICMSD 第二届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第二轮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07 17:47:03点击量:

  各类机械系统事关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象征,其发展是人类文明和科技工业进步的一条主线。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现代科技工业的基石之一,备受世界各国重视。

  为满足机械系统动力学快速发展的需求,常设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s, ICMSD)由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s, ISMSD)主办,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顶尖大学联合主办,每两年分别在中国和非中国不同国家轮值举办。会议常设指导委员会由35位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包括来自10多个国家的15位院士,14位国际期刊主编,14位国际学会主席。现任常设指导委员会主席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教授,5位联合主席为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主编Aki Mikkola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院士Marco Amabili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Seung-Bok Choi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科学院院士Yonggang Huang教授。

  第二届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将于2023年9月1—5日由北京大学承办,当地会议主席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刘才山教授,致力于“认识动力学规律,推动工业技术创新”,针对动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动力学前沿与学科交叉研究和动力学工程应用研究,会议共设立18个研究议题。会议学术委员会由来自全球13个国家与地区的60位杰出科学家构成。会议已邀请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

  会议将为全球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者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快速全面发展!

  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工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韩国分校、清华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德国锡根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武汉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兵工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空间机构分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国防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成员:曾祥远教授、丁陈森副教授、马道林副教授、张飞天副教授、王庚祥副教授、张家应副教授、罗凯副教授、杨林副教授、王琦少副教授、黄天云副教授、梅文俊副教授、郭翔鹰副教授、郑旭东副教授、赵治华副教授、王雪峰副教授、陆涵婧博士、马子尧博士

  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不吝惠赐稿件!经同行评议后,被录用的全文将被EI-Compendex,SCOPUS等检索收录。请登陆会议网站()进行投稿或下载摘要模板(Microsoft Word及LaTex格式)与投稿指引。论文语言须为英文。

  扫码添加微信,邀请您进入ICMSD2023交流群,了解更多会议内容。(请备注“姓名-单位-ICMSD2023”)

  IJMSD由来自12个国家的15位院士、14位国际学会主席、13位其他国际期刊主编等53位科学家和国际出版巨头美国Wiley出版社合作创立。主编为南京理工大学芮筱亭院士,3位合作主编分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arco Amabili院士,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前司库、国际多体系统动力学协会(IMSD)前主席、德国斯图加特大学Peter Eberhard教授和美国工程院及科学院两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科学协会前主席、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院士。

  IJMSD旨在用机械系统动力学科学与技术为现代装备设计、制造、试验、评估和使用全生命周期性能的提升提供先进的理论、软件、方法、器件、标准,为全球科学家和工程专家提供广泛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交流平台。IJMSD强调从“系统”视角及系统级工具理解动力学,所涉及的机械系统不仅包括各种不同尺度的机械系统和结构,还包括具有多物理场/多学科特征的综合机械系统。

  2023年免收出版费,并为已录用稿件免费提供专业语言润色服务,欢迎全球科学家投稿交流。